水文地质教学实验装置

BKH015 地下水系统与污染修复模拟设备

来源: 日期:2020-10-08 浏览次数:
BKH015 地下水系统与污染修复模拟设备 BKH015 地下水系统与污染修复模拟设备 BKH015 地下水系统与污染修复模拟设备 BKH015 地下水系统与污染修复模拟设备 BKH015 地下水系统与污染修复模拟设备
产品介绍

一、实验目的

1、学习探讨地下污染物的迁移与修复、含水层非均质性对溶质迁移的影响、污染物的吸附、生物降解及自然衰减过程。

2、利用地下水污染模拟槽开展地下水污染、地下水监测、地下水修复等实验,进行地下水污染与修复的数值模拟,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课程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、基本方法与基本技术的理解,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、观测能力、综合能力、应用能力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。

3、探讨地下污染物的迁移与修复、含水层非均质性对溶质迁移的影响、污染物的吸附、生物降解及自然衰减过程。

二、技术参数

设备尺寸:2800mm×1000mm×1350mm。

1、槽体

槽体尺寸:2300mm×800mm×800mm。

模拟槽框架采用50mm×50mm 的不锈钢方管构建,起支撑作用;模拟槽侧板为12mm厚的有机玻璃板,起支撑和可视作用。

槽头与槽身,槽尾与槽身间用带孔有机玻璃隔挡。

在槽头和槽尾各有一个可垂直升降的进水箱、出水箱,控制模拟槽中地下水模拟液的流动和进出。

2、填充介质

(1)含水层:主要用河砂填筑,砂粒选中粗砂,渗透系数为25m/d,保证该区段地下水为潜水;

(2)隔水层:主要用粘土填筑,渗透系数为0.011 m/d,保证该区段地下水为承压水;此外,槽底铺设一定厚度的粘土层,起防渗作用;

(3)透镜体:主要用砾石构筑。

(4)地下水:自来水或地下水人工模拟液。

为了便于分析污染物在槽体中迁移所经历的水岩相互作用,对槽体中的河砂、粘土、砾石进行了岩矿和化学组成分析;对进入槽体的自来水或地下水人工模拟液进行化学组成的全分析。

3、辅助系统

(1)污染源发生系统

不同类型(惰性、活性、染色剂等)的污染物可通过如下三种方式进入模拟槽含水层中:一是通过不同深度的1号和2号监测孔投放,模拟点源情况;二是通过裸露的河砂区面状入渗,模拟面源情况;三是通过槽头的进水箱释放,模拟径流型污染情况。三种方式均可采用瞬时或连续方式释放污染物。

(2)监测系统

在模拟槽的地下水补给区、径流区和排泄区布设了8个不同深度的监测孔(PVC管)。并在8个监测孔中配有8个污染物在线监测仪表,能实时在线监测污染物的扩散情况。

(3)污染修复系统

在槽尾设置了一个墙体,侧板为带有滤水孔的有机玻璃板,墙体中可填充铁粉、活性碳等。用其可模拟渗透性反应墙(PRB)技术。

三、产品规格与附件

序号

名称

型号(品牌)

数量

1

槽体

有机玻璃

1

2

填充介质

沙砾

1

3

辅助系统

步控自动化

1

4

可移动支架

不锈钢

1